在古代吃火锅就有毛肚了?

  只要存在过,就会留下痕迹。火锅的踪影是在历史书上有迹可循的,而作为火锅届扛把子的毛肚,也曾在历史中留下过它的身影。

一定有不少人会觉得,没有涮牛肚的火锅是没有灵魂的。那,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涮牛肚的呢,答案是——至少是汉朝。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上,就曾有过关于用各种内脏涮火锅的记载:“牛濯胃一器”、“牛濯脾、肣、心、肺各一器”。

  这里的胃指的就是牛肚,肣指的是牛舌(其实原字是上“今”下“山”,但这个字打不出,字义同肣,即舌头)。而根据唐兰先生观点《长沙马王堆汉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遣策考释》,牛濯胃,指的就是涮牛肚。

可见,在汉朝的时候,涮牛下水就已经算是可以上台面的菜了,毕竟这可是在长沙国丞相府的暮里发现的记载。除此之外,汉朝时候甚至还发明了类似药膳锅底火锅,以及低温慢涮的手法。

同样是在马王堆,在土帛书《养生方》里,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:“一曰:取牛肉薄劙之,即取萆薢寸者,置□□牛肉中,炊沸,休,又炊沸,又休,三而出肉食之。藏汁及萆薢,以复煮肉,三而去之。□□人环益强而不伤人,食肉多少恣也。”

虽然一些字如今缺失难以识别,但大体意思仍然能理解个七七八八,大概意思是,用萆薢草作为汤底,然后把薄片牛肉放入汤中,当水即将煮沸的时候就离火,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即将煮沸再次离火,往复多次。

这种做法,与广府菜里白切鸡的“浸煮”,以及如今流行的“低温慢煮”有点像,但因为是“牛肉薄劙之”,所以它并不属于“煮”的范畴,个人认为更接近“涮”,加上温度低,往复三次,似乎与潮汕牛肉火锅,在不沸腾的汤里“三上三下”的手法颇为接近,只不过前者是锅动,后者是肉动。

不管是涮牛肚牛舌,还是药膳汤底,亦或是分格火锅,可能都是如今从典籍、出土文物中,所能窥见的汉魏时期火锅文化的一点点缩影。但即使只是这一点点缩影,我们也可以足见当时火锅样式的繁复多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