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朝的人们这样吃火锅!

中国人吃火锅,历史相当的久久到可以写出一本跟新华字典一样厚的历史书。火锅在古代以不同身份,参演了每一个朝代美食的故事,中国火锅文化贯穿古今。火锅,可以说是中华美食的一个文化缩影。如果说有一种烹饪方式,穿越古今,曾代表地位权力,代表皇家的恩赐,也代表士大夫的雅趣,我想可能就是火锅了吧。

火锅在中华各个年代里,都曾以不同样式,相同形式出现在历史的餐桌上。而到了周朝,火锅器具变得更加朴实与实用1974年出土于宝鸡市茹家庄的西周井姬独柱带盘鼎,上为鼎,下为置放炭火的盘子,整体设计虽然不如前面提到的商代兽面纹青铜温鼎那么精巧,但从火锅的角度来说却更为实用。

而这口鼎,别看称为鼎,其实鼎口仅有14cm,相比前面提到的口横长21cm的商代兽面纹青铜温鼎来说,足足小了一大圈圈,这样的火锅明显不是为了围炉而设计的,顶多够一个人吃。

也就是说,至少从周朝开始,诸侯们就已经愉快地吃上了“小火锅”了。而周朝并不富裕,青铜器烧制还比较难,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也仅仅能制作一件或者几件,所以青铜极为少有。按照分配原则,是不可能人人都有的。所以古代对使用青铜器是严格要求的,如天子九鼎、诸侯六鼎、士民三鼎;天子七爵、诸侯五爵等才能用上青铜。

而在这个时期,火锅的文化意义,无疑是权力、地位。但抛却权利地位,那些和青铜火锅错过的历史里,古人却一代一代心口相传,让火锅的美味成功穿过历史的长河,来到当代世界。顺着火锅的历史线,与周朝文化深度接触。